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的推进,土木工程高等教育也面临新形势下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随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的推进,土木工程高等教育也面临新形势下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土木工程高等教育从业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强大动力。各高校应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全面构建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格局。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的举措,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结合专业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行业发展前沿,开启新时期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复合创新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坚持服务需求,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之间的合作,校企携手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土木工程已成为内涵广、门类多和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从而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1]。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开启“大土木”时代,拓展专业口径,形成“大土木”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严峻问题的倒逼下,建筑业转型升级已经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筑业从工业化转向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发展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旨在把传统土木工程行业与新科技相结合,以促进新技术革命与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我国土木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的快速变革,大力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装配式建筑,可促建筑业转型升级。此外,2017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3]。应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理念融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是目前推动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随着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在国内进入快速发展,企业在推进BIM、装配式技术应用落地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人才严重匮乏的窘境。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跟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相关的课程比较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高校对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也相继展开[4]。可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在师资来源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学生跨专业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技能人才,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和技术技能的可迁移能力,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加速,“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布局。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国际前沿领域,以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助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可通过搭建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实施国际化教学等改革推进土木工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国际认证评估。

(二)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服务需求,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形成校企携手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在重点行业与区域的转化应用,提升高校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08/363.html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调控机制完善策略
下一篇:共享管理经济模式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