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学前儿童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研究一项基于个案的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前 言 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直是认知和语言研究中的热点。隐喻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而且直接参与概念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

一、前 言

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直是认知和语言研究中的热点。隐喻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而且直接参与概念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儿童隐喻能力,即儿童隐喻理解能力和儿童隐喻产出能力, 是考察儿童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同时,儿童隐喻能力的发展性研究,也对了解人类语言和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外儿童隐喻研究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特殊儿童隐喻能力研究、跨语言儿童隐喻研究、儿童隐喻能力发展与教学研究、儿童隐喻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研究(周榕①周榕:《儿童时间隐喻能力发展趋势初探》,《现代外语》2003年第 3期。;Levorato & Cacciari②Levorato, M. C., Cacciari, C.,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asks 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Idioms in Children”,JournalofExperimentalChildPsychology, Vol. 60, No. 2, 1995, pp. 261-283.;Jakobson & Wickman③Jakobson, B., Wickman, P. O., “Transformation through Language Use: Children’s Spontaneous Metaphors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Science&Education, No. 16, 2007, pp. 267-289.)。在研究方法上,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不同,也大致可分为实证研究和质化研究两大类。具体而言,实证研究法涵盖了“神经心理学研究法”(Neuropsychological study)、“纵向观察研究法”(Longitudinal study)以及“横断式实验研究法”(Cross-sectional study)。质化研究则主要对儿童的隐喻能力进行定性描述或者分类。

然而,儿童隐喻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尤其是国内汉语儿童隐喻研究,不够全面、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多以具备书面表达能力的学龄儿童或者更大年龄儿童为被试,进行隐喻能力研究。而已有研究证明,儿童隐喻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出现在三到五岁之间。[注]Gottfried, G. M., “Using Metaphors as Modifiers: Children’s Production of Metaphoric Compounds”,JournalofChildLanguage, Vol. 24, No. 3, 1997, pp. 567-601.这些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理解能力有限,也不能产出书面语言。因此,学前儿童隐喻能力研究难度较大,成果也较少。其次,已有研究大多针对儿童隐喻中的某种特定类型进行考察,对儿童隐喻能力的发展轨迹和影响因素等缺乏系统研究。再次,已有研究较多使用横断实验法(刘正光、米小玲[注]刘正光、米小玲:《学龄前儿童隐喻理解能力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戚国辉[注]戚国辉:《儿童构建和解读隐喻的特点》,《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董文明[注]董文明:《3—6 岁儿童的隐喻认知及其教育应用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缺少自然语境下的历时考察。事实上,横断式的实验研究虽然能够通过精细的实验设计,回答各自的研究问题,但却往往会陷入对研究者所设计问题的局部探讨。

因此,为弥补横断式实验研究的缺憾,自然观察法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一研究方法尤其适合儿童,特别是还不具备完整读写能力的学前儿童。研究者在自然的语境中采用录音、录像或者日记等方式记录儿童语言,有助于客观呈现和分析儿童语言发展进程。在儿童隐喻研究领域,已有一些研究者做过类似尝试。潘攀、周榕[注]潘攀、周榕:《汉语儿童隐喻产出的句法特点及其发展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2018年第2期。(2018)通过自然观察和纸笔记录,探究儿童隐喻产出的句法发展特点。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个案儿童自然语言中隐喻产出的历时跟踪观察,从句法语义特点、类型和功能三大方面探究学前儿童隐喻产出能力的特点,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其隐喻产出能力所呈现的发展和变化。具体来讲,本文拟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1)学前儿童在各个阶段的自然语言产出的隐喻具备怎样的句法语义特点?主要有哪些隐喻类型?主要执行什么功能?

(2)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隐喻产出能力呈现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语料收集

语料内容:个案儿童瑞瑞自然语言中的隐喻产出

年龄跨度:4;10.15—6;07.14(4岁10个月15天—6岁7个月14天,共21个月)

隐喻句产出数量:338例

记录者:母亲(研究者)及家人(语料收集期间,母亲保持对个案儿童瑞瑞的持续陪伴)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收集:

第一,在收集语料的21个月期间,研究者或家人与儿童瑞瑞保持长期持续相处,不错过任何语言表达。研究者对家人进行语言记录培训,使家人能够具备识别隐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清楚记录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1/0502/1472.html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当下独龙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机遇与变革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