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包含着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朴素生态观。时至今天,仍然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包含着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朴素生态观。时至今天,仍然启迪着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非凡的东方之路。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我们远眺山峦,看层林尽染;行走在平原,见蓝绿交织;或者徜徉城乡,品味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来美的享受,也是走向未来的依托。历史昭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的时候,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而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的时候,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是我们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实现了从认识到实践上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考验无处不在。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是发展中的“慢变量”,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最优解”,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曹红艳)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1/0613/1574.html



上一篇:绿色税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
下一篇:西藏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