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如何紧扣社会发展从而(2)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社会工作教育在配合上述所认定的三方面的任务,在课程设计上容许学生在“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政策研究”三者之中选择一个范围作

社会工作教育在配合上述所认定的三方面的任务,在课程设计上容许学生在“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政策研究”三者之中选择一个范围作为“主修范围”。我们相信此举可以令学生更能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专长,也可以配合国家部门的社会工作人力发展策略。

三 民间(非政府)社工机构与社会工作教育

中国人口庞大,农村人口众多,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基础,但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包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都不容忽视。再者部分地区的富裕,引进了新的消费方式和期望,更进一步影响落后地区的社会状况。但由于国家整体经济仍在发展阶段,政府用以社会服务消费的资源仍然有限,不能透过大幅提高税收以增加福利开支,而且亦应避免像西方福利国家一样,做成公民对福利的依靠,故此中国未来社会福利提供的方向,应避免“大政府、小社会”的做法。

清华大学邓用胜等于2006年年中发表了中国非政府组织(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社工机构也是这次调查对象之一。该研究的政策建议中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有非政府组织来承接以往的一些由政府包办的职能,但我国非政府组织还非常弱小,能力极为不足。调查又显示大多数非政府组织(77.5%)希望政府提供项目经费上的支持,提供活动设备和物资(54.6%),活动场所(50.3%),提供管理、政策和法律的意见(42.0%)。分析报告中也有提及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的构想。实施“购买服务”与现阶段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能力不足”是存在矛盾的。推行向非政府组织包括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必须谨慎,有选择性,而推行的广度与深度亦必须按部就班。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其实更为重要,例如开放场所及设施,例如中小学校舍、公园等场地等,予以社工机构提供使用等政策,才是更有效的扶助策略,对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出更完善的管理法规,也有助于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因此通过民间(非政府)社工机构提供更多元的福利服务,是合乎中国国情的方案。但必须承认我国民间福利组织的发展时间尚短,可能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一方面社工机构会发觉在某些地区,政府的政策仍然未能支持团体的发展,然而从政府的角度看亦会发现一些社工机构在组织上、能力上仍力有不逮,存在着培育、引导和监督的需要。

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香港民间社工机构与香港政府同样也出现过不协调的困境,其转折点是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成立⑥。香港当时比较有规模的志愿机构组成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该联会只是一个同业的联系体,联会与各会员机构之间并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即类似商会的组织。联会下设一小规模之秘书处,负责就重要之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事务,按会员机构的意见,向政府各部门反映及沟通,担任各机构的桥梁。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模式,将有其独特的方案,而香港一个城市在特定时空的经验,只可作为借鉴和参考。目前香港志愿机构的经费来源严重依赖香港政府,更不是合乎中国国情的做法,但中国各省市成立类似社会服务联会之组织,应有其价值和作用。

中国各省市之社会福利服务,传统上由不同之部门分别负责,例如:民政部、街道办、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或政治部门,而一些不同类别的民间组织,包括工、青、妇等组织会提供不同的服务。非政府组织若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必须与不同的部门建立沟通和协调,而民政部作为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机关,可以建立机制与各地区的社会服务联会定期沟通,协调它们的发展,亦可横向地协助非政府组织与其他政府部门协作,以促进在其他部门范围下的社会福利服务循着专业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四 社会工作与义务工作

2006年11月24日,在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指出为配合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将致力于三支队伍的建设,即民政干部职工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12月12日,李学举部长再次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说明:建设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是实现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选择民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基础作用的重要保证。

由此观之,中央政府就中国未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模式,已有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及发展蓝图。中国社会服务发展的模式除了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骨干之外,更须依赖和推动大量的义务社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提供。志愿工作者除了可以在人力上支援社会工作者,他们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象征着社会对有需要人士的关怀,志愿工作正是新时代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志愿工作者本身与受助人有类同的经验,例如:癌症病人康复者为患癌病人分享经验,或成功戒毒者协助年青人戒毒,这些互助的过程也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最有力的援助。根据国际经验,在志愿工作者当中,不少人最后通过进修加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列。更多的是他们可以组织成非政府福利机构,策划不同的服务。透过他们的筹款活动,实现他们对社会服务的理想,甚至聘用专业社工人员推行服务。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24/437.html



上一篇: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政策逻辑、建构
下一篇:媒体+智库,酷在哪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