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如何紧扣社会发展从而(3)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也包含如何运用志愿者的重要内容。协助志愿者组织、互助小组及志愿团体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手法中的一项。因此,让社

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也包含如何运用志愿者的重要内容。协助志愿者组织、互助小组及志愿团体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手法中的一项。因此,让社会工作学生直接参与志愿工作,认识和了解志愿工作组织是必须的。

联合国际学院在设计全人教育的机制时,规定了所有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必须参加志愿者训练课程,并进行社会实践。在海外,“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已非常普遍。在美国很多州,服务学习已列入中学的课程,而大学招生会重视学生在服务学习中的表现。联合国际学院规定所有学生在大学第二年必须参与服务学习,亦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反思和经验总结。在服务学习的课程设计及评估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朝着将“服务学习”纳入“学分制”的方向建构。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求学时期具有志愿工作的经验,将更有助于他们掌握专业社工和义工的不同角色及分工,有利于他们了解义工的心态后更能激励志愿者投入志愿服务的持久战中。我个人认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亦应持续参加不同的志愿服务,这样将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上扮演服务管理者的角色时,能不断反思被管理者及受助者的需要。

持续志愿服务可以计算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之持续进修纪录之一种(Continuing Social Work Credits),就有如香港现时规定所有中小学校长均须切身力行,参与志愿社区工作一样。

五 结语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指出非政府慈善组织的发展将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志愿工作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而且志愿工作填补了农业社会走向经济发达的过程中消失了的“社区空间”。志愿团体和义务工作在大师的眼中,更产生奇妙的社会效能,例如:在美国促进了男女平等、种族融合的社区生活,正是重建“心灵社区”的重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教育和志愿团体理应紧密合作,此乃无容置疑,所需要沟通和研究的只是如何有效地构建沟通的平台。本人于本文建议各社会工作教育单位可设立咨商中心,面向志愿服务机构,提供顾问服务和专业意见。并建议志愿服务机构成立各地区社会服务联会,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而民政部门亦可通过地区社会服务联会有效联系各志愿机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就社会工作教育学系而言,它将不会局限为一个教育单位,它同时也应该是应用研究单位,一个专业服务示范单位和一个咨商服务单位,并与社会各志愿机构灵活地组成合作伙伴。

注释

① 本人于199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讲师,便创办了社会服务发展顾问中心,为多个政府部门及私人机构提供社会研究等服务)

② 香港科技大学于1993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及发展有限公司”以推动科技之应用,并以商业的形式经营。

③ 香港浸会大学于2002年在“全人教育教与学中心”之下设立了“社区为本教学计划”。该计划负责推行“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及“问题为本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至2006年已推行超过80多项学习计划。

④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推行四维教学。四维即指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四个方面的互动。

⑤ 这里所构想的研究将以应用研究而不是学术研究为重点。应用研究应优先配合社会上的需求,并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

⑥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于1951年正式成为法定社团,它的前身是“紧急救济联会”。社联目前有320个会员机构,于香港负责管理3000多个社会服务单位。

一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说:“社会工作的春天来了,令人欢欣鼓舞,但……,所谓任重道远,是指我国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还刚刚起步,社会工作的岗位还不明确,至今还没有一个得到国家承认的具有执业资格的社会工作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离构建我国专业性的、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十六届六中全会已经把社工专业化的道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历程紧密连接起来,对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重大的挑战。“社会工作教育”“社会福利政策”的制订,“社会服务”的提供及管理,“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优化和持续学习,以及“社会发展”的目标、过程,社区参与为主要的指标和评估,均一环接一环地列进了议事日程。二 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挑战切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教育,在体制上必须能够履行三方面的任务:第一:直接提供优质、专业而合乎中国社会特质的社会工作培训;第二:间接促进中国社会服务发展,包括由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的发展;第三:参与及支援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例如:透过社会调查及研究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时的参考数据,或直接向不同的政府部门提供专家顾问意见。以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为例,社会工作学生都必须进行一定的实习时数,以符合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认证,因此很多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都在不同的政府组织(例如社会福利署属下的各个咨询组织或常务委员会)担任顾问或委员,更多的是在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香港一般称为志愿机构)的董事会担任义务顾问或懂事。一方面可以协助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工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但这些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对于社区层面的参与,一般是以个人身份进行,较少形成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与社区社会组织的直接联系。伴随着香港的社会转变以及全球高等教育的改革浪潮,更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象牙塔内,反之必须与社会及社区结合①。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一些大学(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就积极推动教职员为政府或企业,包括工商业或非牟利的慈善团体,提供顾问及咨商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无偿的义务顾问工作及有偿的咨商或研究服务。随后,各个大专院校均成立了不同的研究中心或公司,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体制上,促进了大学教育的社会实践②。香港浸会大学,更设立了专责部门,推动“社区为本的教育模式”(Community Based Instruction),协助不同的学科于社区进行与学科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③。北京师范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于2005年创办,它秉承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办学精神和世界人文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传统,强调学生的全人教育,也强调学术与社会相结合④。联合国际学院于2006—2007学年开设了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专业,正好赶上了“社会工作的春天”。在设计我们的社会工作课程的时候,如何与社会全面结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挑战。为了达到所要求之目标,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除了于院校执行教授及培训社工专业人员之外,更需要在组织架构上及人力资源上作出适当的安排,以为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提供咨商服务,协助各部门或机构提高服务质素保证及管理水平。各大专院校之社会工作学系之下可设立社会服务咨商中心,面向社会,为各界有系统地提供服务,以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直接与社区机构建立社区伙伴关系,而不再纯粹依靠个别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此外,社会工作教育学系亦应经常主动联络所属省市及地区之有关政府部门,支援政府推行各项社会政策,从而得到参与社会福利政策制订之机会与渠道⑤。社会工作教育为了更佳地向社会展示优质社会服务的水平及效果,亦可以在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及支持下,开设或协助管理不同类别的社会服务中心或单位,其模式类同某些大学下设附属医院的方案,有效地将优质医疗服务与医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但这一模式对大学而言,在人力资源上将产生一定的压力,因为学校将要肩负起直接管理一些社会服务事业单位的任务。而且,这一模式只能建立一两个服务示范点,不能促进社会服务的普及。社会工作教育在配合上述所认定的三方面的任务,在课程设计上容许学生在“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政策研究”三者之中选择一个范围作为“主修范围”。我们相信此举可以令学生更能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专长,也可以配合国家部门的社会工作人力发展策略。三 民间(非政府)社工机构与社会工作教育中国人口庞大,农村人口众多,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基础,但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包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都不容忽视。再者部分地区的富裕,引进了新的消费方式和期望,更进一步影响落后地区的社会状况。但由于国家整体经济仍在发展阶段,政府用以社会服务消费的资源仍然有限,不能透过大幅提高税收以增加福利开支,而且亦应避免像西方福利国家一样,做成公民对福利的依靠,故此中国未来社会福利提供的方向,应避免“大政府、小社会”的做法。清华大学邓用胜等于2006年年中发表了中国非政府组织(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社工机构也是这次调查对象之一。该研究的政策建议中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有非政府组织来承接以往的一些由政府包办的职能,但我国非政府组织还非常弱小,能力极为不足。调查又显示大多数非政府组织(77.5%)希望政府提供项目经费上的支持,提供活动设备和物资(54.6%),活动场所(50.3%),提供管理、政策和法律的意见(42.0%)。分析报告中也有提及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的构想。实施“购买服务”与现阶段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能力不足”是存在矛盾的。推行向非政府组织包括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必须谨慎,有选择性,而推行的广度与深度亦必须按部就班。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其实更为重要,例如开放场所及设施,例如中小学校舍、公园等场地等,予以社工机构提供使用等政策,才是更有效的扶助策略,对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出更完善的管理法规,也有助于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因此通过民间(非政府)社工机构提供更多元的福利服务,是合乎中国国情的方案。但必须承认我国民间福利组织的发展时间尚短,可能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一方面社工机构会发觉在某些地区,政府的政策仍然未能支持团体的发展,然而从政府的角度看亦会发现一些社工机构在组织上、能力上仍力有不逮,存在着培育、引导和监督的需要。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香港民间社工机构与香港政府同样也出现过不协调的困境,其转折点是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成立⑥。香港当时比较有规模的志愿机构组成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该联会只是一个同业的联系体,联会与各会员机构之间并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即类似商会的组织。联会下设一小规模之秘书处,负责就重要之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事务,按会员机构的意见,向政府各部门反映及沟通,担任各机构的桥梁。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模式,将有其独特的方案,而香港一个城市在特定时空的经验,只可作为借鉴和参考。目前香港志愿机构的经费来源严重依赖香港政府,更不是合乎中国国情的做法,但中国各省市成立类似社会服务联会之组织,应有其价值和作用。中国各省市之社会福利服务,传统上由不同之部门分别负责,例如:民政部、街道办、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或政治部门,而一些不同类别的民间组织,包括工、青、妇等组织会提供不同的服务。非政府组织若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必须与不同的部门建立沟通和协调,而民政部作为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机关,可以建立机制与各地区的社会服务联会定期沟通,协调它们的发展,亦可横向地协助非政府组织与其他政府部门协作,以促进在其他部门范围下的社会福利服务循着专业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四 社会工作与义务工作2006年11月24日,在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指出为配合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将致力于三支队伍的建设,即民政干部职工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12月12日,李学举部长再次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说明:建设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是实现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选择民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基础作用的重要保证。由此观之,中央政府就中国未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模式,已有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及发展蓝图。中国社会服务发展的模式除了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骨干之外,更须依赖和推动大量的义务社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提供。志愿工作者除了可以在人力上支援社会工作者,他们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象征着社会对有需要人士的关怀,志愿工作正是新时代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志愿工作者本身与受助人有类同的经验,例如:癌症病人康复者为患癌病人分享经验,或成功戒毒者协助年青人戒毒,这些互助的过程也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最有力的援助。根据国际经验,在志愿工作者当中,不少人最后通过进修加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列。更多的是他们可以组织成非政府福利机构,策划不同的服务。透过他们的筹款活动,实现他们对社会服务的理想,甚至聘用专业社工人员推行服务。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也包含如何运用志愿者的重要内容。协助志愿者组织、互助小组及志愿团体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手法中的一项。因此,让社会工作学生直接参与志愿工作,认识和了解志愿工作组织是必须的。联合国际学院在设计全人教育的机制时,规定了所有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必须参加志愿者训练课程,并进行社会实践。在海外,“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已非常普遍。在美国很多州,服务学习已列入中学的课程,而大学招生会重视学生在服务学习中的表现。联合国际学院规定所有学生在大学第二年必须参与服务学习,亦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反思和经验总结。在服务学习的课程设计及评估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朝着将“服务学习”纳入“学分制”的方向建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求学时期具有志愿工作的经验,将更有助于他们掌握专业社工和义工的不同角色及分工,有利于他们了解义工的心态后更能激励志愿者投入志愿服务的持久战中。我个人认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亦应持续参加不同的志愿服务,这样将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上扮演服务管理者的角色时,能不断反思被管理者及受助者的需要。持续志愿服务可以计算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之持续进修纪录之一种(Continuing Social Work Credits),就有如香港现时规定所有中小学校长均须切身力行,参与志愿社区工作一样。五 结语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指出非政府慈善组织的发展将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志愿工作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而且志愿工作填补了农业社会走向经济发达的过程中消失了的“社区空间”。志愿团体和义务工作在大师的眼中,更产生奇妙的社会效能,例如:在美国促进了男女平等、种族融合的社区生活,正是重建“心灵社区”的重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教育和志愿团体理应紧密合作,此乃无容置疑,所需要沟通和研究的只是如何有效地构建沟通的平台。本人于本文建议各社会工作教育单位可设立咨商中心,面向志愿服务机构,提供顾问服务和专业意见。并建议志愿服务机构成立各地区社会服务联会,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而民政部门亦可通过地区社会服务联会有效联系各志愿机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工作教育学系而言,它将不会局限为一个教育单位,它同时也应该是应用研究单位,一个专业服务示范单位和一个咨商服务单位,并与社会各志愿机构灵活地组成合作伙伴。注释① 本人于199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讲师,便创办了社会服务发展顾问中心,为多个政府部门及私人机构提供社会研究等服务)② 香港科技大学于1993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及发展有限公司”以推动科技之应用,并以商业的形式经营。③ 香港浸会大学于2002年在“全人教育教与学中心”之下设立了“社区为本教学计划”。该计划负责推行“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及“问题为本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至2006年已推行超过80多项学习计划。④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推行四维教学。四维即指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四个方面的互动。⑤ 这里所构想的研究将以应用研究而不是学术研究为重点。应用研究应优先配合社会上的需求,并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⑥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于1951年正式成为法定社团,它的前身是“紧急救济联会”。社联目前有320个会员机构,于香港负责管理3000多个社会服务单位。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24/437.html



上一篇: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政策逻辑、建构
下一篇:媒体+智库,酷在哪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