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作为民族理论中国话语的多元一体主义兼谈马克(2)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基本形塑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理论经典范式,该范式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性研究或突出对中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基本形塑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理论经典范式,该范式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性研究或突出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特色性研究,主要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等等。继承性研究侧重于突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理论建构的系谱性、时序性和一脉相承性;特色性研究更倾向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建构,更加侧重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本土化的创新与发展。

二、新世纪初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的范式反思

改革开放后,肩负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土化和中国化的使命,民族理论学界通过不断努力,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中建构了系谱性理论发展脉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架构起了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随着时代发展,学界就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经典范式作了深入反思和探讨,一方面从理论来源的视角认为经典范式存在“范式单一”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现实发展的视角提出了经典范式存在“范式陈旧”的问题,并相应分别提出了“丰富范式”和“转换范式”两种不同思路。

1.“范式单一”的学术反思及“丰富范式”的学术回应。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典范式存在“范式单一”的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他们认为,该范式过于追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承袭脉络的进化模式,仅致力于理论研究的演绎性和普适性,易导致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为中国民族理论的唯一理论来源,忽视了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理论产生的重要互动影响,这种“仅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对民族、民族问题的论述中引出并构建理论范式,使得中国既有民族理论范式成为单线式的”[4]20,反映了经典范式结构的单一性、思维方式的单线性、思想内容的束缚性。

学界有人提出了通过“丰富范式”的思路解决经典范式的“范式单一”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理论继承的理论应该是多元的,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范式、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范式以及以人类学为基础的族群理论范式等理论,这些研究范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进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2)具体参见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282页;刘闽、吕永红:《我国民族理论研究范式的竞存与创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也有学者指出,应该认识到民族现象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即社会研究范式、民族问题研究范式、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研究范式[8]。还有学者将民族问题的思考置于知识生产的脉络中,通过回溯历史有关民族知识建构的思考模式,提出“一种知识谱系上的从多元到一体、从模糊到清晰、从排斥到接受,以及从一体到多元的范式转换”[9]。

除了从学术角度追溯经典范式的理论来源之外,也有学者从学科角度深化了对经典范式的学理研究。如从法学角度分析平等价值理念问题和少数民族权利、从政治学分析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民族关系、从历史学角度分析中国“多元”与“一体”、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民族认同等。这些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丰富了对经典范式的解读和评析,深化了对经典范式的学理性阐释,探析了中国民族理论背后的价值理念和哲学底蕴。总之,学界在反思推进经典范式创新研究时,逐渐从静态单线式的思维模式转向了一种历史回溯和理论融合的包容、多元、动态的思维模式。

2.“范式陈旧”的学术批判与“范式转换”的学术回应。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使得民族地区封闭性被打破,族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民族事务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有学者开始认为,既有的中国民族理论话语范式解释不了新语境下的中国民族现象[10-11]。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试图通过其他范式来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以此代替中国民族理论的话语内容,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是“族群范式”[12],主张用“族群”代替我国56个“民族”,通过文化化解决民族问题等等。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平等为核心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为“第一代民族政策”,并提出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促进各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以淡化民族观念,强化公民身份和中华民族意识,从而实现“第一代民族政策”向“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转型[13]。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1/0407/1357.html



上一篇: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商务贸易合作发展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人社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