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框架趋势及学科意涵以青(2)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青少年的非常态发展(Psychopathology and Non-Normative Processed) 《青少年百科全书》第三卷共38个词条,主要汇集了青少年非常态发展的过程、结果及其干预等方

3.青少年的非常态发展(Psychopathology and Non-Normative Processed)

《青少年百科全书》第三卷共38个词条,主要汇集了青少年非常态发展的过程、结果及其干预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内容涉及青少年的内隐心理问题、外显行为问题及其干预等。具体内容包括:抑郁和抑郁症、抑郁症情绪失调、焦虑症、孤独症和自闭症、睡眠模式与挑战、压力、精神分裂症、怀孕、丧亲之痛、特异性学习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超重/肥胖、饮食失调、赌博、酒精制品使用、烟草制品使用、成瘾、危险性行为、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约会暴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风险行为、破坏性或攻击性行为、非自杀的自我伤害、压力应对、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多系统疗法、针对抑郁症青少年的人际心理治疗、虐待与青少年干预模式、发展的精神病理学、青少年精神病理学模型、青少年精神药理学等近40个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涉及的具体内容远远超过了一般教科书中所列出的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7]。

(二)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框架的逻辑主线

贯穿在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框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和125个关于青年发展议题或问题研究之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是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研究青少年的常态发展,事实上是在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对青少年发展的人际与社会文化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积极健康发展的人际与社会文化条件或机制;对青少年非常态发展的研究,事实上是从相反的方向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找出影响青少年非常态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从而一方面避免青少年走上非常态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对已经步入非常态发展轨道的青少年实施干预,从而使青少年从非常态发展转向常态发展。

西方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对青少年可塑性(Plasticity)、能动性(Agency)、自主性(Autonomy,包括情感自主、行为自主、认知自主等)、创造力(Creative)、抗逆力(resilience)等问题的研究。以抗逆力为例,尽管一些生活在危险环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与家庭暴力或贫困等问题有关的心理困境,但他们的成长情况依然很好。原因在于,这些青年的抗逆力强。

西方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研究也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对青少年行为健康和情绪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三)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框架的元理论预设

从西方青少年发展研究框架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重点,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青少年“发展的类型和结果”问题,即青少年的常态发展与非常态发展;二是青少年“如何发展”问题,或青少年“发展的动力”问题。

围绕青少年“如何发展”或“发展的动力”这一问题,西方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几十种具体的理论学说。在《青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卷,“青少年发展理论”(Theories of Adolescence)[8]这一词条,专门对几十种具体的理论学说作了详细的梳理、回顾与反思,并将其概括为十多种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发展理论流派,在每个大致相同的理论流派里面又细分为不同的具体理论学说。这些理论流派具体包括:性心理理论(Psychosexual Theories)、进化与生物社会理论(Evolutionary And Biosocial Theories)、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ies)、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ies)、家庭理论(Family Theories)、人际关系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ies)、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ies)、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 Theories)、文化理论(Cultural Theories)、生态理论(Ecological Theories)、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ies)。从这些理论在回答青少年“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时所强调的动力来源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强调生物因素,即强调“天性”对青少年发展的决定作用,可以将其称之为“生理决定论”;一类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即强调“教养”对青少年发展的决定作用,可以将其称之为“社会决定论”;还有一类强调自我因素,即强调“选择”对青少年发展的决定作用,可以将其称之为“自我决定论”。换一个视角看,在这些理论中,有的理论强调微观因素,有的理论强调中观因素,还有的理论强调宏观因素。

尽管这些理论存在巨大差异,乃至完全对立冲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绝大多数理论在其基本的理论预设方面都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元论预设,简单地说就是“割裂”观预设。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1/0407/1359.html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人社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铁路工程的社会学问题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