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会发展本质进阶论析(4)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三,系统内部耦合关系紧密度强化。各项现代化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它是社会诸多领域点滴改变相互联动扩散后,最终产生的巨大社会

第三,系统内部耦合关系紧密度强化。各项现代化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它是社会诸多领域点滴改变相互联动扩散后,最终产生的巨大社会变革力量,是系统内部量变引起的质变。如果某个方面(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启动了现代化步伐,就会促进其他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卷入现代化进程。当然,鉴于起始条件、内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各个子系统的现代化在启蒙时间和发展速度上都会迥然相异。

第四,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内蕴互融。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从世界体系角度把国家间关系作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研究的焦点。他指出,现代化并非孤立地出现于单个国家,而是以一种世界性的体系出现,由核心(core)、边陲(periphery)、半边陲(Semi-periphery)三重部分联结而成的整体结构:核心的特征是输出制造业产品;边陲的特征是输出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原料和自然资源;半边陲则是输出“边陲产品”到核心地区,又从核心地区输出“核心产品”到边陲地区。正是其“沟通者”角色链接了整个世界体系内的现代性因素边际间流动[10]。现代化在全球性拉动下将各个国家和区域都拉入大变革中,并将它们捏合为对细微变化所能共同感知的应激体。不可否认,现代化浪潮滥觞西欧之后才蔓延至全球,欧美多国成为“领先者”和“佼佼者”。这使得很多学者有意无意地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吹捧”为所有国家的“典范”,认为一切社会无论历史起点和发展现状有多大不同,都可以按照西方“脚本”走向现代化之路。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必须尊重前现代时期中的社会结构、文化范式、内外环境等个性基本国情,绝不可能照搬某种“普遍意志(General will)”达成本土社会现代化。

第五,贡献与争议的矛盾统一。无论作为理论研究的话语谱系抑或社会实践的参照依据,现代化自诞生之初便遭受指摘:一方面,它帮助人们从固化的思想理念、生产力枷锁中“抽身”,推动多领域的转型与重构;另一方面,又反促人类生活环境由先前的“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转变为某种被制造出来的功利性“人造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成为“原问题(Original problem)”的风险点。乔治·卢卡奇(Gyorgy Lukacs)曾列出一个现代化公式法则,“现代进步=技术引起社会财富(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11]。毋庸置疑,现代化是推进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总体进步、合乎理性、难以逆转的时空观念,但某种程度上也建筑了一个“铁笼”,造成人们生活意义终结和情感枢纽式微。

四、“五位一体”文明互融:社会发展中级本质的意涵

文明转型是一个失调与协调、冲突与融合、嬗变与重构的矛盾化解过程,它几乎与社会发展同步而生,但又必须超越现代化初级本质去寻找匹配本国、本社会下一步发展的社会价值体例。

(一)筑建“和谐文明”的理论省思

文明概念肇始于拉丁语的“Civitas”一词,用来表示城市和城邦,与之对应的是“Civilis”(民事的、公民的)和“Civis”(公民,与Citizen同义)。长久以来对于文明的考察片面等同为某种文化现象或成果,寓于各种文化范畴而无法独立。直至爱德华·泰勒(Edward Tu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给予现代意义上的界定,“所谓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习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12]。到了20世纪,其内涵解读渐趋多角度,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持整体论指出,“文明乃是社会整体,它们凌驾于局部而相依为命,在系统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种因素始终保持着非常美妙的平衡关系”[13]。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认为“文明是一个放大化的文化实体,乡村、宗教、种族群体都在文化异质性上产生出独特的文明”[14]。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则定义“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以上的理论发展脉络表明: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破译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明之谜。首先是实践性。人们通过各类活动创造和运用工具改变历史进程和生活环境,形成了区分与动物世界不同的人类文明。其次是社会性。文明是“泛对象化”的全社会文明,个体无法脱离诸类共(个)性要素而进行独身性的虚拟交往。最后是时代性。文明既是历史背景的现实映射,又是特定时空区域中孵化而成,集聚自己时代中的丰硕精华。

综上所论,笔者相信“和谐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重重解析后才能清楚阐明其本质。其一,和谐的文明是“人文化”的过程。它发端于“人造”的各项行动,虽依赖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但究其本质是超越自然而凝结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是属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其二,和谐的文明是“价值尺度”的集合。虽然杂糅了部分消极内容,但其中大多数仍具有积极特征,不仅是合乎人性的文化理念,更是社会发展挣脱野蛮的重要标识。其三,和谐的文明是“生活化”的场域。它涵盖了一系列以生活性规范、条件和关系为首的交往方式。离开了最普遍的物质生活,文明就失去了扎根个(群)体生活质量和发育程度的实体范围。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1/0624/1603.html



上一篇:试论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发展
下一篇:成人女性终身学习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