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论人性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2)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斯密看来,人类“自爱”行为,实际上就是利己心。他说,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与他直接利益相关的问题,“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

在斯密看来,人类“自爱”行为,实际上就是利己心。他说,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与他直接利益相关的问题,“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因此每个人更加深切地关心同自己直接有关的、而不是对任何其他人有关的事情;或许,听到另一个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的死讯,会使我们有所挂虑,但其对我们的饮食起居的影响远比落在自己身上的小灾小难为小”[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1、102页。。黑格尔也认为,个体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他说“其中也许可以找到一些普遍的目的──如像仁心,或者高尚的爱国心,但是这些德性和这些普遍的东西,同‘世界’和世界的创作之间就没有什么主要的关系了。……相反,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却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泉源”[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0页。。

亚当·斯密认为,人最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同时,人与人之间又需求相互帮助,需求物物交换。而物物交换与人的交往活动根源也是出自人的利己心。他说,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求同胞的协助,但仅仅依靠他人的恩惠,是一定不行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的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求,而说对他们有利”[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4页。。

人除了维护自己生存之外,作为生物性人的另一项人性最基本需求就是追求财富。人的生命意义在于劳动,劳动创造财富与价值,劳动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通过劳动而获得财富,是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体现,也是保障个人拥有更体面生活更富裕生活的经济基础。凡勃仑说,“以任何个人为例,其追求财富的欲望简直是永远不会餍足的,所谓对财富的平均的或一般的餍足,根本就不存在”[注]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页。。连孔子都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注]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9页。。财富需求是人的自利天性的满足的重要对象与尺度,正像黑格尔所说的,“权力和财富是自我的两个最高努力目标,自我知道他通过自己的舍弃和牺牲把自己教养形成为普遍的东西,进而占有普遍性,并且由于占有了普遍性就具有普遍效准,因为权力和财富是两种现实的普遍承认的力量”[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9页。。

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是为了保障生存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化,使自然人化,不断创造着属于人的现实世界。物质生产是人的需求与自在自然的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形成、展现和提升的一条途径。财富也就成了一个人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市场经济为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提供了社会环境与制度保障,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这样更加促成人们不断地生产各类更为专业的与他人交易的产品。这样的追求与创造过程,客观上促进交易更为广泛地发展,并促成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说道,财富的功能在于供人类使用,因为人们就是为了维持生存并将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而长期进行生产活动以创造积累财富的,人们创造积累财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使用价值。每个人虽然追求的是个人的财富,但是每个为自己打算的人又不能不顾到其他人也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从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相互的共同的利益。马克思认为,需求即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只有用人的发展了的活动提供更多的产品才能满足。任何活动都不仅满足个人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他人的需求,是为社会而进行的生产。

这样,个人财富的积累,也直接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不仅满足了人性的一项基本需求,而且还为全社会积累了财富,推进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正如斯密所说,“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16页。。他说“在这场合,像在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而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又往往会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中国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公民追求财富、创造财富这一基本人性的复苏与高涨。当一个社会鼓励人们追求财富、激发创造财富的欲望,并能给人们创造财富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以及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那这个社会就在前进,就在进步,就在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24/441.html



上一篇:社会发展视角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互动
下一篇: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质量管理方式之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