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论人性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导言:问题的提出 人们的社会行动由人性的基本需求所引导。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思考,都是围绕人性基本需求问题展开和演进。休谟说,“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得以获

导言:问题的提出

人们的社会行动由人性的基本需求所引导。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思考,都是围绕人性基本需求问题展开和演进。休谟说,“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得以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注]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对人性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清晰认知社会与社会发展的责任及主要任务。

人性是人类在先天基因基础与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有的本质本性,是人的情欲、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潜能。人性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组合,柏拉图说,假如“塑造一个人心灵的塑像,这塑像是由一个多头的兽类、狮形和人形三象合而为一,然后再给这一个联合体造一个人形的外壳,让别人的眼睛看不到里面的任何东西,似乎这纯粹是一个人的像”[注]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0页。。他认为,“所谓美好的和可敬的事物乃是那些能使我们天性中兽性的部分受制于人性部分的事物,而丑恶和卑下的事物乃是那些使我们天性中的温驯部分受奴役于野性部分的事物”[注]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2页。。可见,人性是自然与社会之性的结合,正像中国先秦哲学家告子所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无善无不善也”[注]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4、255、258页。。从社会学视角看,人性至少有生物性、社会性、政治性与精神性,其基本需求包括:生存与财富、承认与尊严、权利与权力、知识与思想。这些需求怎样才能获得满足?这些需求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说起需求,人们往往想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超越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这只是心理学的一种区分与考量,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人性所具有的物质、社会、政治、精神性基本需求或前或后或同时产生,但它们之间绝没有层级高低与需求先后之区分。这四种基本人性没有先后次序或高低层级,也没有孰轻孰重的程度差异,它们是并列平等的,是人的本性本然与本真。这些人性基本需求不能大致同时满足,则会影响甚至制约其他需求的满足。如社会成员的承认及权利需求缺失,那他的生存需求也很难得到保障与实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个人财产的稀缺以及在改革开放后一些社会成员的贫困,很多是因为公民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以及社会承认的基本人性需求没能得到实现。

一、人的生物性:生存与财富

人性离不开生物性,生物性包含生存的需求与通过劳动而获得财富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说,“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但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页。。这正说明社会需求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前提与根源,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人性基础是生物性,生命可以定义为有繁衍生长延续本能的物质组合,繁衍延续生长的本能是一切本能的源头。繁衍生长延续包括自身的生长延续与群体繁衍延续。人的生物性表明人的存在首先必须拥有生命,而拥有生命,人就必须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面前,人总会从保存自我、维持生存的角度来判断、抉择和行动。自利性的生存是其人性最基本需求。这正像黑格尔说的,“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却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泉源”[注]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0页。。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的自利性。自利,又可称之为利己。人的自利心是亚当·斯密研究人类经济行为、构架经济制度的伦理学前提,其《国富论》全部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他认为每个社会人其实都是经济人,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自利性、理性与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利益是其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经济人具有理性,每个人都关心并且追求利益最大化。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的指引下,会无意识地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即客观上具有利他性。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24/441.html



上一篇:社会发展视角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互动
下一篇: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质量管理方式之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