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论人性基本需求与社会发展(4)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代法国哲学家保利·利科则认为,“承认”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承认。对自我的承认就是承认自我是行

当代法国哲学家保利·利科则认为,“承认”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承认。对自我的承认就是承认自我是行动的主体,承认自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说,“关注这样一种动力:支配了从自我承认转向相互承认,再转向承认和感谢之间的最后等同的过程”[注]保利·利科:《承认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馈赠与感谢体现了这样的承认。而德国学者霍耐特则提出了为承认而斗争。他将“为承认而斗争”作为社会冲突的一个解释框架,认为要说明社会变迁过程,就必须用这个框架和视角去分析。社会进步是建立在为承认而进行的道德斗争的基础之上。“为承认而斗争”是继“为生存而斗争”而来的人类竞争的新形式,同时也是解释人类存在之共同体或休戚相关特性的新模式。获得承认不是为了凌驾于其它主体之上,相反是为了弥补被蔑视的处境。他认为,在主体认同与承认的过程中,有三种承认形式:爱、法律和团结。承认的方式有情感支持、认知尊重和社会尊敬,承认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则是爱与友谊、权利、团结。霍耐特还分析了社会蔑视所具有的三种形态:强制剥夺自由支配肉体的一切机会;剥夺作为共同体的合格成员享有参与制度秩序的权利;对于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的贬黜,也就是特定的自我实现的方式在社会传承的文化境域中处于低劣的位置。这种社会蔑视导致个人的自我重视的失落,其特质和能力得不到重视和社会赞许[注]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143页。。

“承认”这一人性基本需求的实现在当下中国仍是一个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工的社会承认上。人本是一个自由、自觉的主体,人生而平等,人需要在社会承认中体现其作为一个自由、自觉、平等的主体。但中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户籍制度,造成了人的身份制,它不仅是一种身份证明,而且还是一种能否享有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福利、社会保障乃至部分商品供应等一系列待遇的社会身份标志。在户籍制度下,人一出生就烙上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烙印,农民即使通过流动进城成了职业工人或职员,仍然不能获得城里人的社会承认。人们把农民工只是当做一种“人口要素”或“劳动力”,而不是具有主体性、自由意志、自我意识的“人”,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被承认”的需求。在霍耐特看来,目前我们已经从休戚与共的生活共同体,被抛入了充满异己他者的社会。在这样一个时期,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承认。中国的物质现代化进程非常迅猛,但中国的农民工获得社会承认却进程缓慢,甚至踟蹰不前,还出现了新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民工获得社会承认,并衍生出了很多被歧视、被排斥的社会问题。

承认的维度除了霍耐特所说的爱、法律和团结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尊严。尊严是根植于人性的一项最基本需求,是人类的一个普遍而绝对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伦理及法律的基本原则,在有的国家,甚至成了整个法律的基石。黑格尔说,“所以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6页。。人的尊严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它为全体成员所分享,不分民族、种族、地域、国家、地位、身份、性别,一律平等享有。在主体是自尊,在对象就是给予尊重,是主体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统一。正像罗尔斯所说,“我们的自尊通常依赖于别人的尊重,……自尊是互惠地自我支持”[注]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尊严是人性基本需求社会承认的一个重要内涵,自我意识的实现就是个体尊严的确立。人是一个高贵的生命体,具有高度的理性和智慧的光辉,“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注]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178页。。无论是尊贵还是困窘,富裕还是贫穷,她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荣光与华丽,无与伦比的主体精神与高贵灵魂。人的尊严是主体能力与主体精神的体现,具有神圣性。人必须有尊严地活着,所有的人都享有同等的尊严,人只有在有尊严地活着的时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才不会被当作动物或机器那样随意被剥夺或被损害。对人的尊严的损害与践踏,也就是对人的生命、对人的存在的损害与践踏。尊严感的满足是人性的根本欲求,一个人只有尊严地活着,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尊严感的满足及保护,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罗尔斯强调,“最为重要的善是自尊的善。……它包括一个人对他自己的价值的感觉,包含着一个人对自己实现自己的意图的能力的自信。没有自尊,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所有的欲望和活动就变得虚无缥缈”[注]罗尔斯:《正义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7页。。中国先哲特别看重人的尊严与气节,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是强调的人格与尊严的高贵与不可侮辱性。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724/441.html



上一篇:社会发展视角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互动
下一篇: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质量管理方式之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